社会公益保护地联盟

向着绿水青山1%的约定
我们已出发

首页> 保护地资料> 新闻资讯

保护地系列专访 5 | 从“老大难”到“李子坝模式”

2019-08-06 19:01

李子坝是典型的协议保护地,自从2009年签署协议以来,已经形成了日常巡护制度、资源管理制度和保护地村规民约,社区组织能力和领导力明显上升,实现了“老大难”的华丽转身。

小编:保护地专访进行到第5期了,今天来看一种新模式:协议保护地!

小伙伴:我比较关心今天来的是哪位大神~(@^_^@)~

小编:我只能告诉你,不会设计飞机的导演不是好的环保人!

01.png

田犎 

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副总裁。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曾做过飞机设计师、纪录片导演,现负责桃花源基金会科学指导及保护地项目执行。田犎2004年进入保护领域,长期致力于推动协议保护在中国和亚洲区域的发展,具有丰富的保护项目设计和管理经验。

协议保护有什么不一样?

提问

啥叫协议保护地?

田犎:协议保护地是公益保护地的一种类型。“协议保护”(conservation aggrement)是建立社区保护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以社区为主体,一个是交换,用生态补偿来换取社区合作,这种补偿往往是引导社区找到更好的经济发展路径。

协议保护在不同机构、不同国家发展出不同的形态,在不同环境下,会强调不同的点。我下面会主要以李子坝协议保护地为例来看看具体是如何操作的。

“老大难”李子坝的转型之路

提问

李子坝是哪里呀?

田犎:李子坝是四川甘肃交界处的一个村,整个村都在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内,是大熊猫栖息地,也是四川青川县的水源地。李子坝有9个社,约800人,经济支柱是茶业产业。

这个村一直是白水江保护区管理工作的一个“老大难”:一是村里各种人为干扰多,比如砍伐、烧炭、割漆、挖药、打猎等等;二是与邻村存在资源矛盾和冲突;三是虽然行政上属于甘肃,但主山高耸,导致李子坝和甘肃白水江保护区保护站相距160多公里,行政管理和保护区管理都鞭长莫及。

保护区管理难,有意寻找新的保护方式;当地社区也发现环境破坏影响了他们的茶叶品质,社区内部也产生了保护的愿望。内外因共同推动,李子坝就找到了我们。

02.png

李子坝所在的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

李子坝协议保护地是如何诞生的?




提问

我们是怎么做这个保护地的?

田犎:保护区、李子坝村、NGO三方愿意用协议保护的方式开展合作,这是所有工作的前提。

保护区授权李子坝管理和保护这个区域,并承诺李子坝进行若干发展项目,NGO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具体到我们NGO的工作,前后持续了两年:

①2008年开始,项目选点,看李子坝是否具备重要的保护价值,看未来的扩展和可持续性;

②李子坝联合社区提出最初的项目建议;

③可行性评估,确认保护对象、内外部威胁,社区的保护意识、治理能力等;

④社区动员,对保护和发展达成共识,同意使用协议保护;

⑤2008年完成了项目设计和协议协商,处理好了当地精英与普通民众间的意见分歧,完成了社区内部公示;

⑥2009年,正式签署协议。

我们还邀请了兰州大学作为第三方进行评估,保证保护行动的效果。李子坝项目,第一期项目两年,第二期项目两年。此后国家公益林补偿项目资金进入,NGO资金、公益林补偿资金、合作社收益,共同组成社区基金继续支持社区保护的开展。

提问

保护行动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呢?

保护行动的设计逻辑有三个重点。一是可行性分析要做的清楚明白;二是调查过程要是参与式的,保护区、社区、NGO、外部专家一起想办法,出主意;三是要综合考虑,平衡社区内外部各方的诉求、意愿、能力,将保护地设计成具有可持续性的长期发展项目。

03.png

李子坝资源分布利用威胁草图

提问

前面说到用生态补偿来换取社区合作,那么我们在李子坝是如何做的?

田犎:生态补偿方面,我们有发放保护奖金、建立社区基金、成立茶业合作社、提供电炒茶机补贴、引入节柴灶等一系列措施;

社区合作方面,在我们的推动下,村里制定了巡护计划、资源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巡护队会进行巡护,家家户户也都遵守制度。

同时,我们分别从社会经济和生物多样性两个角度严格进行保护成效监测评估。

04.png

进山挖药的人被村民拦住

李子坝模式的推广

提问

从2009年签署协议后,李子坝摘掉“老大难”的帽子了吗?

田犎:我们可以谈一些细节:通过监测可知,大熊猫痕迹点在更多地方出现,并且越来越靠近社区,说明大熊猫栖息地扩大了;薪柴得以节约,户均消耗从4500公斤降到2500公斤;文县疣螈的栖息地得到保存。更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社区主动提出要做水的保护,实行了包括成立河流保护小组在内的一系列措施,社区领导力的成长让我们很受鼓舞。

目前,李子坝的保护模式已经在白水江保护区70个村推广开来了。

新闻资讯
保护地政策
保护地资料
  • 2019年,社会公益保护地联盟与IUCN共同组织专家组,编辑了社会公益保护地指南,为公益保护地的运作提供了指南。
    2019-09-17 16:43
  • Brent A. Mitchell, Sue Stolton, Juan Bezaury-Creel, Heather C. Bingham,Tracey L. Cumming, Nigel Dudley, James A. Fitzsimons, Delphine Malleret-King,Kent H. Redford and Pedro Solano
    2019-07-31 20:17
  • 社会公益自然保护地联盟将总结行业的公益保护地建设的经验并开展对外交流,促进行业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开展公益保护地建设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研究。
    2019-07-31 20:07
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