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益保护地联盟

向着绿水青山1%的约定
我们已出发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首页> 保护地组织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保护地管理者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2007 年2 月成立于北京,是中国本土的民间自然保护机构,致力根植于中国社会与文化的自然保护实践。山水基于科学与文化,与各方合作伙伴一起,在中国西部尚存完好的区域开展实地工作,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给自然家园的守护者以力量

人类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生物链的一分子。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人类福祉仍然有赖于健康的生态系统。然而,及至20世纪后半叶,人类活动已经显著地改变了地球的面貌,生态系统有60%正处于不断退化状态,自然资源的2/3已被损耗。未来三十年,中国更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连续的经济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仍以不可逆转的环境损失为代价;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经极大抵消了GDP的增长 。淡水、空气、土壤、气候、生物多样性都面临危机,而我们也将因此承受更多的自然灾害、 能源及资源短缺、疾病、贫富差距日益增大的威胁。 是继续快速但失衡的经济增长,还是重新构建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平衡? 社会必须做出选择。毫无疑问,未来几十年我们将迎来保卫自然家园最后的争夺战。虽然公众和政府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不断提高,但让破坏“刹车”,必须依靠更多的在地守护者,以及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形成合力。

关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简称“山水”),2007 年2 月成立于北京,是中国本土的民间自然保护机构,致力根植于中国社会与文化的自然保护实践。山水基于科学与文化,与各方合作伙伴一起,在中国西部尚存完好的区域开展实地工作,通过保护自然创造价值,为当地乡村社区带来福祉,示范生态、经济、社区平衡的新模式;通过来自实地的宣传、产品、参与,将自然保护与中国主流社会链接,获得社会及公众的支持,并以有效的保护行动,吸引社会及公众对于自然保护的更大投入与长期支持。

山水团队由充满理想的年轻人和经验丰富的专家们组成,包括全职员工36 人,长期顾问专家、研修生及志愿者25 人。

山水的策略包括:“实践站”、“研究院”与“价值链”。“实践站”一如既往地扎根在实地进行研究与实践,培养守护者、示范守护模式;“研究院”一方面将野外的实践提炼转化为知识和保护模式,便于政府和社会复制,另一方面用研究理论及成果指导行动;“价值链”试图向公众传播生态价值,创造社会可参与的“生态公平”产品(如熊猫蜂蜜,自然学堂旅行等),通过产品的销售,建立生态价值回馈通道。

山水的愿景

生态公平。即寻找和建立人类与自然,现代与传统,民间与政府之间的新平衡。

山水的使命

基于科学与文化,实现生态价值,给守护自然家园的行动者以力量。

山水的工作模式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成立于2007年,是中国本土的民间自然保护机构,团队拥有20年以上从事自然保护科学研究和实践的经验。山水与社区、学术机构、政府、企业、媒体各方合作,扎根于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三江源和西南山地(青海、云南、四川、甘肃、陕西),协助当地创新实践基于社区的保护模式,使生态保护成为社区日常的公共事务,融入当地的文化价值与经济生活中,并推动政策对社区保护的认可与支持。同时,山水坚持长期在野外开展以保护为导向的多学科研究、传统知识发掘、以及生态监测,以此为依据评估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的价值和面临的威胁,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向政府、社区和保护界推荐有效务实的保护措施和成效评估方法,为政策和法律的制订提供依据。山水也希望成为自然与城市公众之间的桥梁,让公众知晓、认可并回馈自然的价值,共同支持当地社区成为有力量的自然家园守护者,并从保护中受益。山水的工作分为实践站、研究院和价值链三个模块。


山水01.png

山水在北京注册,并在四川成都、青海西宁设有项目基地,有40多位全职员工,汇集了自然和社会科学研究、环境保护、传播、管理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更有20位来自商业、金融、公益、教育、艺术、设计、广告、传媒等不同领域的志愿者长期服务于机构。2012年山水参与民政局主办的中国社会组织先进单位评选,获5A资质。